拒絕中時運動:劉亮雅篇 (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)
由「當中時不再忠實,我們選擇拒絕──拒絕中時運動」所推出十個拒絕中時的故事,繼上週初發表第八篇故事,由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教授,說明為甚麼反對蔡衍明的反民主言論後,本週繼續發表第九篇與第十篇,首先第九篇故事(影片網址連結),由台大外文系劉亮雅教授,說明為什麼要拒絕中國時報。
劉亮雅教授回憶,他十幾歲時很喜歡閱讀中國時報,那時的中時是一個很知性的報紙,尤其在解嚴前後更帶給台灣社會相當程度的影響,然而,中國時報換了老闆以後,因為商業利益考量而限制言論,把報紙當成私人工具,要求編輯揣摩上意,造成言論自由緊縮的連鎖效應,對台灣民主精神造成很不良的影響。劉教授指出,媒體不一定永遠自由,正如同民主也有可能倒退,因為民主的基石是否穩固是建立在媒體是否自由的基礎之上。
這篇故事,更代表了媒體的多元性與言論自由有其相關,而當旺中集團對於各系統台進行併購後,更加難以確保媒介上的言論字否會被限制,因此,我們認為NCC應該針對「旺中寬頻併購中嘉有線電視系統台案」等事項進行重新審查,共同捍衛台灣民主的多元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